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市规划局姜建涛:“治水书记”为民解忧受称赞

发布日期:2018-12-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第一书记  字号:[ ]

“姜书记,你到我们村在西河上修了这座桥,徐家庄的村民会永远记住你的。”伴随着挖掘机和推土机的轰鸣声,80多岁的徐大爷拉着我的手说。“姜书记,你有时间吗?我家的花生地被淹了。”挂断电话,我立刻冒雨到地里帮忙排水,并当场联系工程队,两天后排水沟就彻底疏通了,这位以往爱发牢骚,说话难听的村民,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用脚步丈量村情民意,用真心把脉民生痛点。

2018年4月,我作为第一书记来到徐家庄村,农村出身的我,由衷的生起了感恩之心,感到自己有责任为老乡造福。当时正值春耕农忙时期,我白天走在田间地头,晚上坐在板凳炕头,与老乡们面对面交流,不到一个月就对村情民意有了基本的掌握。困扰老乡的三大烦恼都与“水”有关,老乡们称之为“三道坎”。第一道坎是“水患”。村东有座山,山上的水都要汇集到村东的截洪沟内,而截洪沟却高出村宅基地3米,高出农田4米。雨季时,截洪沟却由村庄的保护神变成了一把利剑,去年满上就要收割的麦田却被洪水冲毁;第二道坎是“缺水”。村里的农田偏沙质,半个月不下雨,玉米花生就打焉,天旱时,老百姓需要起早摸黑抢水浇地。我忽然想起自己更加缺水的农村老家,似乎感受到了他们的辛劳;第三道坎是“过河难”。村西蛟龙河西岸有我村100多亩耕地,旱季时可以趟水过河,雨季时就只能从邻村绕路五六里路。徐大叔家有5亩果园在对岸,每年能收获4万多斤苹果,过河难却使他并没有丰收的喜悦。

找到了民生痛点,我第一时间向派出单位威海市规划局进行汇报,市规划局党组研究后,确定将解决这三个难题作为帮扶目标,全力支持,要求我尽快提出解决方案和项目预算,提早开工。

心系百姓保平安,不畏困难清沟渠。

截洪沟的疏浚和加固关系着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雨季到来工程设备无法进入现场,乡亲们就要再多一年的担忧和等待,因此该工程必须在雨季之前完工。驻村后的第二个月,我就向派出单位预支了部分帮扶资金,马上展开截洪沟的疏通工作。因为截洪沟多年未疏通,淤塞严重,杂草丛生,有的地方还有巨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疏通过程中,巨石通过调用更大型的挖掘机挖走,可遇到松软的土层,挖掘机经常陷入,施工队打了退堂鼓,商量能不能等冬天上冻后施工。我与施工队深入沟通,希望他们能理解我和乡亲们心情。后来施工队调来工程用的卡车,用钢索把卡车和挖掘机连在一起,一旦陷入就用卡车拖出,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消除了隐患。

一桥横架连民心,一举多得惠民生。

村西蛟龙河常年不断流,但乡亲们却一没水浇田,二无法过河,只能望河兴叹。结合这两个难题,我想出了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修一座漫水桥”,这样既可以拦河蓄水,又可以解决过河难。我将想法与小观镇党委沟通后,得到了镇党委的肯定与支持。随后,我会同镇领导和建筑公司人员一同到现场踏勘,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建筑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的交流探讨,共同敲定了漫水桥的长度、桥面宽度、桥体高度、基础深度、栏杆形式等设计细节,使漫水桥的建设既要满足通行和蓄水的功能,又要满足安全和美观的要求。漫水桥修建过程中,我每天都在施工现场指导,乡亲们也难掩喜悦之情前来观看,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有一天无意间听村里妇女说修了桥洗衣服不太方便,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与技术人员商量趁桥还没有完工,在桥的迎水面加建一个平台,既可以减轻水流对桥体的冲击,保障安全,又可以为妇女们造出一个洗衣的空间。

雨季已过,今年洪水没有再冲毁农田;秋收时,这座桥将丰收和喜悦连在了一起;明年,拦河蓄的水使农田灌溉有了指望。

望着远处白茫茫的芦苇和悠闲游荡的野鸭,看着老乡脸上洋溢着的丰收喜悦,听着洗衣归来的妇女们的欢笑声,我对生态振兴有了更深的理解。生态振兴不应只有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还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人居条件,最终一定要增加农民的获得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